盛夏,暑热带来的健康危机无处不在。室外阳光炽热、高温灼人,而且这些热力还会钻到身体里成为火气,制造种种麻烦。到了室内,空调的凉风习习让我们舒服了很多,但这种凉意安全吗?过一个舒服的夏天,我们需要凉爽,更需要健康。现在,让我们从身体内外环境开始打造健康凉意。
室外:减少烈日伤身
我们的皮肤喜欢阳光,适量阳光可以坚实骨骼、杀菌,并预防皮肤病。但皮肤过度暴露在阳光下,不仅会变得粗糙、干燥,易出现皱纹,渗透到层的紫外线还会损坏皮下弹性纤维,使皮肤失去弹性,角质层变厚、变黑,长时间、强烈的暴晒甚至可能引起皮肤癌。所以,我们特别向专家请教,如何在烈日下感觉温和一些?这不单是为了皮肤健康,也是度夏的重点工作。
如何给烈日降温
1. 撑一把遮阳伞,有防晒指数的。 伞下光阴确实感觉凉爽一些,有些新材质的伞据称能降温3°C。虽然这种说法还有待证实,但涤纶材质、织物紧密、颜色深的伞透光率低,穿透过伞面的阳光较少,伞下阴影比较深,在感觉上就会舒服一些。有些伞还特别添加了珍珠胶、桑蚕丝成分,也增加了伞布的清凉感。遮阳伞可以隔离紫外线,保护我们的皮肤。购买时要看紫外线防护指数,只有UPF(紫外线防护指数)大于30,并且UVA(长波紫外线)透过率小于5%时,才能称为防紫外线产品,防护等级标准为“UPF30+”;当UPF 大于50时,表明产品紫外线防护性能,防护等级标识为“UPF50+”。其次要选择防晒涂层在伞布内侧的,可以减少雨水腐蚀。
2. 沙滩会反射阳光,伞下也要防晒。藏在海边的大遮阳伞下,以为阳光晒不到。其实沙滩反射的阳光也很灼人,有15%~30%的阳光会被沙子反射到伞下。空气中悬浮的灰尘也反射一部分紫外线,还有多云天气同样会对皮肤造成损害,所以防晒一刻不能少。
我们现在用的大多是化学防晒品,可以吸收紫外线,但也在不断被氧化,会影响防晒效果,所以在户外必须每两小时补涂一遍。涂防晒霜时不要遗忘耳朵、鼻子、肩头这些身体突出部位对阳光比较敏感,此外可以用防晒润唇膏保护嘴唇、防晒喷雾保护头发。同时别忘了晒后涂抹修复霜和含维生素E、维生素B5的润肤品,并喝大量的水。
3. 食物让肌肤抗晒有力量。绿茶是最有效的抗晒食物,能将紫外线刺激皮肤产生的过氧化物减少1/3,让皮肤受阳光损害的程度降到。富含维生素A、C、E及硒、β胡萝卜素的西红柿、猕猴桃、橘子、卷心菜、草莓等食物,也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,减少阳光的“副作用”。此外,一些“感光蔬菜”如白萝卜、芹菜、香菜等,容易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,使皮肤出现色素沉淀,留到晚餐时再吃。
室内:预防空调的不健康凉意
盛夏,因空调长时间开放,造成空气不流通、气温过低会引起很多不适,例如每天下午开始的头晕、胸闷,还有记忆力减退、关节疼痛、皮肤发干等症状。室内的密封环境和空调的内部环境容易滋生细菌,中国疾控中心的家用空调调研发现,空调散热片上细菌总量高达9 万个/cm2,打开空调五六个小时后,氧气下降13.2%,大肠杆菌升高1.2%,红霉色菌升高1.11%,白喉菌升高0.5%。而且,开空调时气流方向经常变换,空气热量不断变动,干扰了人体皮肤对外界的反应,我们对病菌的防护也会降低。因此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里,就会感到头晕、乏力、恶心。
如何安享凉意
1. 减少“过硬”冷风袭人。尽量减少使用空调,连续使用时,窗户要留3 ~4cm的缝隙,加强新风的流入。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℃(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7℃),为了防止干燥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,可以在空调房间里开加湿器或放一盆水,以增加室内湿度。而且应每隔一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下,促进血液循环。最后,别忘了开空调时要保暖,例如用一条长披肩盖住双腿穿上袜子。
2. 推荐空调食物。因为空调房间容易滋生细菌,要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蛋、肉、牛奶,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胡萝卜、韭菜、动物肝脏和蛋黄,锌含量丰富的鱼、豆类,这些食物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。工作时,可以用生姜、金银花、菊花泡茶,有清热解毒功效,能减轻对空调的不适感。
3.空调使用前要消毒。使用前清洁空调不仅是洗一下过滤网,还要对散热片彻底消毒,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每2个月消毒1次。不要用普通消毒液,要选择有国家卫生部消毒产品证号(一般简写为“卫消号”)的专用空调消毒剂,这样才能彻底杀灭空调内的病原体,从源头上切断空调的隐形污染源。